湖南省常寧市有一條小河,因“兩岸樹木蓊郁,映水成藍”而得名藍江,藍江鄉藍江村也由此而來,后來人們習慣將“藍江”寫為“蘭江”。
蘭江是革命烈士蕭石月的故鄉。1917年,蕭石月離開蘭江去探索革命道路,1927年,當選首屆中央監察委員會候補委員僅19天的蕭石月在戰斗中光榮犧牲,獻出了年僅27歲的生命。
蕭石月一生中,有過三次重要的別離,這三次重要別離,體現了他“為布衣打天下”的情懷和共產黨人的初心。
一別妻子,投身革命
1900年5月13日,蘭江蕭家大院里誕下一個男嬰,這是蕭相光的第四個兒子。蕭相光祈愿這個兒子的出生能給蕭家帶來福氣,故取名“連祜”(“連”是輩分,“祜”是福的意思)。離開家鄉后,蕭石月改名為“蕭時杰”,意為:為布衣打天下的時代豪杰。接受馬克思主義后,他又改名為“蕭石月”,意為:共產主義信念像磐石一樣堅定;追求革命的心如明月一般皎潔。
蕭石月自幼勤學好思。在私塾念書時,他曾詰問私塾先生:儒家提倡“仁者愛人”“民貴君輕”,然而為何鄉親們一年到頭辛苦勞作,卻吃不飽、穿不暖?蕭石月從小心地善良,同情貧弱,常常背著大人,拿家里的衣物、糧食接濟貧困鄉鄰,以“救民于水火、為民謀福祉”為己任。因蕭石月言行與眾不同,蕭相光擔心他外出闖禍,不讓他像兄長蕭同茲一樣到衡陽、長沙這些大地方讀書。
為了管住這個不安分的兒子,家里為17歲的蕭石月張羅了一樁婚事。妻子陽琴音是一個比蕭石月大兩歲的溫婉嬌麗女子,盡管蕭石月百般抵制這樁婚姻,但最后還是拗不過父親,只得認了這門親事。
據陽琴音后來回憶,新婚之夜,蕭石月對她說:“其實我并不想結婚,更討厭包辦婚姻,我有自己的理想,我要為窮苦百姓過上好日子而奮斗。所以,我不能困守家里,要到外面去闖天下,說不定要丟掉性命,一旦我有了三長兩短,你嫁給了我就會誤了一生。所以,盡管我們迫于父母之命而結婚,但我還是不能耽誤你,不能影響你將來清白嫁人……”
陽琴音對蕭石月平日的行為也素有耳聞,得知眼前這位小自己兩歲的丈夫志在去外面闖天下時,有著良好家教的她強忍悲傷,對蕭石月說:“你我結婚,雖屬父母之命,但我卻是自愿嫁你。今既嫁入蕭家,你是我丈夫,你要去參加革命,我必定支持你,絕不會反對……”
洞房花燭夜,卻是一個不眠之夜。
面對著封建執拗的父親和通情達理的妻子,面對著千百年來“父母之命、媒妁之言”的封建禮教,17歲的蕭石月左右為難。
難道就這樣做一個鄉下土財主而終老蘭江,一輩子沿著父親的生活軌跡,發佃收租?那些兒時伙伴,那些窮苦鄉親,仍舊啼饑號寒,自己曾經立誓要讓他們過上有田種、有房住、有飯吃、有衣穿的生活,就變成一句空話?自己還是鄉親們喜歡的那個蕭四哥嗎?新婚回門,蕭石月與妻子走在去岳丈家的石板路上,不停地拷問著自己。
新婚第三天,在長沙讀書的哥哥蕭同茲捎信給父親,生活費告罄,要家中送錢去。蕭石月找到父親,提出要去給哥哥送錢。父親開始不允,但覺得蕭石月讀過書識得字,是最合適的人選,便答應了。
就這樣,蕭石月背上包袱,別過父母,別過嬌妻,別過蘭江,踏上了去長沙的路。但是,蕭石月并沒去長沙給哥哥送錢,而是遠赴辛亥革命首義之地——武昌,加入了正在招錄新兵的湖北水警隊。
二別胞兄,忠于信仰
湖北水警隊所在的武漢,列強租界林立,洋人耀武揚威,各國兵艦在長江上橫沖直撞。水警隊內不能安民,外不能御敵,毫無作為。蕭石月救國圖強的理想在此破滅。1919年春天,他離開湖北水警隊,投奔在長沙的胞兄蕭同茲。
蕭石月來到長沙后,首先在湖南第一紗廠當工人。在此期間,他經常到毛澤東創辦的文化書社去讀書,從《新青年》《湘江評論》等進步刊物中,他開始接受共產主義思想。
一年后,在蕭同茲的推薦下,蕭石月來到同益印刷局所屬的湘鄂印刷公司當排字工人。在這里,蕭石月結識了經常來校對文稿的毛澤東、何叔衡、蔡和森等人。毛澤東特別欣賞蕭石月讓窮苦百姓翻身作主的理想,并告訴他,要實現全人類的解放,僅僅依靠個人的力量是不行的,必須有組織、有領導。1922年9月,毛澤東介紹蕭石月加入了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,同年10月,蕭石月加入了中國共產黨。
1922年1月,湖南勞工會被軍閥趙恒惕武力解散,工人領袖黃愛、龐人銓被殺害,同為湖南勞工會負責人的蕭同茲遭到通緝,湖南勞工會群龍無首。為了加強湖南的工人運動,毛澤東主張將湖南勞工會并入湖南全省工團聯合會,蕭同茲表示反對。
蕭石月勸說兄長:湖南勞工會與湖南全省工團聯合會都是為工人謀利的,要接受整合,接受共產黨的領導。蕭同茲不聽,要退出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。蕭石月十分痛惜,他規勸哥哥,不要離開共產黨,只有共產黨才是真正為人民謀福祉的。然而,蕭同茲非但不聽蕭石月的勸說,反而要帶蕭石月離開長沙,遠赴武漢。他害怕弟弟像黃愛、龐人銓一樣,遭遇不測,這樣他對不起父母,對不起弟媳。
然而,蕭石月有著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。共產黨為窮苦百姓謀福祉的理念,與他少年時代就萌發的救國救民的理想是十分契合的,也是高度一致的。蕭石月毅然決然地回絕了哥哥的勸說。兄弟倆最終因政見不合,就此分道揚鑣,自此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。
蕭同茲離長赴漢那天,蕭石月冒著料峭的春寒,趕到了湘江碼頭,給兄長送行?!皵德曪L笛離亭晚”,蕭同茲登上去武漢的小火輪,誰料,兄弟倆長沙一別,竟成永訣!
三別戰友,血灑熱土
在轟轟烈烈的工人運動浪潮中,蕭石月迅速成長為長沙地區工人運動的骨干,被推選為湖南全省工團聯合會總主任兼組織部主任。1925年9月,蕭石月當選為中共安源地方委員會書記,后被中共湘區委書記李維漢派到新化錫礦山開展工人運動。
蕭石月到達錫礦山后,化名為蕭鐵生,與鄒建武等一道,辦起了平民夜校,一邊教工人識字,一邊傳播馬克思主義。蕭石月與鄒建武等在工人中秘密發展黨員,成立了中共錫礦山特別支部。
1927年,蔣介石背叛革命,發動了“四一二”反革命政變,白色恐怖一時間籠罩了中國大地。4月27日至5月9日,中共五大在武漢召開,大會選舉并產生了首屆中央監察委員會。首屆中央監察委員會由委員7人、候補委員3人組成,王荷波任主席,楊匏安任副主席。蕭石月憑借著對工人運動的貢獻以及杰出的領導和組織才能,當選為候補委員。
5月21日,反動軍官許克祥在長沙發動“馬日事變”。一時間,長沙城籠罩在血雨腥風之中。5月23日,省農民協會秘書長、代理委員長柳直荀在湘潭召開軍事會議,決定組織湖南工農義勇軍,從各地向長沙進攻。
蕭石月接到省總工會“將各縣工農武裝集中起來向長沙進攻”的命令后,于5月28日同鄒建武率領新化錫礦山工人糾察隊300多人,帶著百余支長短槍及二百余支鳥銃、梭鏢、大刀,分左、中、右三路取道藍田向長沙進發。
隊伍行進至藍田晏家沖六畝塘地帶,中、右兩路隊伍遭到伏擊。蕭石月在湖北水警隊當過兵,在莫斯科東方大學受過訓,有較好的軍事素養。他沉著冷靜,與鄒建武指揮工人糾察隊奮勇還擊。但是,由于裝備低劣,寡不敵眾,彈盡無援,戰斗整整持續了兩個小時后,最終失敗。
戰斗中,蕭石月身中數彈,敵人像馬蜂一樣圍了上來,叫喊著“活捉蕭鐵生”。蕭石月舉槍撂倒了幾個敵人后,將最后一顆子彈留給了自己,就此告別朝夕相處的戰友,告別27歲的短暫人生。
藍田悲咽,蒼山垂淚。從蘭江出發,在藍田捐軀,蕭石月用他27歲的年輕生命,踐行了共產黨人的初心,將一腔熱血染紅了他終生熱愛的土地。(滕健 鄧珊)
版權所有:中共齊齊哈爾市紀律檢查委員會 齊齊哈爾市監察委員會 黑ICP備11004943號 | |
技術支持:齊齊哈爾思維島 |